甲醛是如何产生的?室内各种污染源在持续不断的释放甲醛,在封闭条件下,当甲醛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释放源进一步释放,这时就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甲醛浓度不再变化。我们所指的室内甲醛浓度就是这种状态下的平衡浓度,室内甲醛治理。因此,如果要降低室内的甲醛浓度,就需要将释放出来的甲醛处理掉或者排出室外,室内甲醛治理,室内甲醛治理,且处理或者排出甲醛的速度大于污染源的释放速度;或者降低甲醛的释放速度,室内的甲醛浓度也会降低,终达到另一个平衡状态,这就是降低甲醛浓度的基本原理。所有的方法都是基于这样的原理降低甲醛危害的。
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汽,可有***、软弱无力等症状。国外报告14%~16%的工人接触甲醛后出现消化障碍、兴奋、震颤、视力障碍。在甲醛浓度达到0.2-0.7mg/m3的车间内,长时间工作工人有食欲丧失、体重减轻、乏力、***、心悸和***等现象。据报告,甲醛还可引起触觉、痛觉和温觉障碍(感觉过敏较常见,常局限于身体的一侧或某些局部),身体一侧(常为右侧)排汗过多,身体两侧皮肤温度不等。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工人眼和咽部刺激症状及胸部压迫感的比例要*****对照组,并且肺功能可受到影响。一部分工人可出现头晕、***、乏力、嗜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视力下降等,但目前尚未见肯定的慢性中毒病例报告。一些研究提示接触甲醛个体或人群患鼻腔或鼻咽部**增多,IARC(1995)将甲醛列为人类(鼻咽部)可能的致癌物(Group 2A)。
甲醛对眼、鼻、喉的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较普遍的症状就是眼睛受刺激和***,严重的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和***。由于甲醛可与蛋白质反应生成氮次甲基化合物而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因而可***细胞机能。此外,甲醛还能和空气中的离子性氯化物反应生成二氯甲基醚,而后者是一种致癌物质。甲醛可被室内的高比表面材料吸附富集,当室内温度升高时又重新释放出来,加剧污染效应。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二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限值为0.10mg/m³,一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限值为0.08mg/m³。其中一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医院、学校教室、老年建筑、幼儿园。